当人们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偶尔可能会遭遇不幸的医疗事故。面对这种情况,了解医疗事故的处理流程至关重要。一旦发生疑似医疗事故,患者或家属应及时向医院相关部门报告,并共同封存病历以固定证据。随后,医院会内部调查并分析事故原因,之后医患双方会尝试协商处理赔偿等事宜。如果协商不成,还可以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甚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整个处理流程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以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医疗事故处理的程序是怎样的? (一)

贡献者回答医疗事故处理的程序如下:
提出鉴定申请: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事件的鉴定。若病员死亡,其家属应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15天内提出鉴定申请。
申请再次鉴定:
医疗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鉴定结论书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协商处理方案:
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没有异议的,可以就处理方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区、县或医科大学申请处理。
在医疗事故处理过程中,证据的收集也至关重要:
患者应向医院要求立即封存病历资料,并最好对封存过程进行公证或请律师见证。如因抢救急危患者医务人员需补记病历的,患者方有权要求在场监督。在复印、封存和启封病历资料及其他证据时,医院、患者双方都应共同在场。患者方应及时要求进行相关的检验,并充分行使自己选择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的权利。如案件将要或已进入诉讼程序,应及时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或调查取证。
此外,以下情况下医学会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的。医疗事故争议已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的。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医疗事故一般是怎么处理的 (二)
贡献者回答处理医疗事故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四步:
提交书面申请:
当事人需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书面申请,明确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
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当事人应在知晓其健康受损之日起一年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申请。
卫生行政部门审查:
审查期限:卫生行政部门需在收到争议处理申请后的10天内进行审查。受理决定:若符合相关条例,卫生行政部门将予以受理,并在决定受理之日起5日内将相关材料交给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会,同时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若不符合条例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将向申请人发出不予受理的通知,并解释具体理由。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在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医疗事故争议后,会交给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会进行进一步鉴定,以确定医疗事故的性质、程度和责任等。
重点内容:在处理医疗事故时,当事人应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和鉴定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将依法依规进行审查和处理,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医院应该怎么处理医疗事故 (三)
贡献者回答医院处理医疗事故应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一、及时报告
按照规定报告:医院在发生医疗事故后,应立即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特别报告:若医疗事故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的医疗事故,或导致3人人身损害后果,以及其他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院应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内部调查与处理
成立调查小组:医院应迅速成立由医疗、护理、管理等多部门组成的调查小组,对医疗事故进行全面、客观的调查。分析原因:调查小组应深入分析医疗事故发生的原因,包括医疗行为、操作流程、人员资质、设备状况等方面。制定整改措施:根据调查结果,医院应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及时告知:医院应主动、及时地向患者及家属通报医疗事故的情况和调查结果。解释说明: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和说明,尊重其知情权和选择权。协商处理:在事实清楚、责任明确的基础上,与患者及家属协商处理方案,包括赔偿、后续治疗等。
四、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调查与处理提供资料:医院应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的调查工作,提供必要的病历资料、监控录像等证据材料。执行处理决定:对于卫生行政部门作出的处理决定,医院应认真执行,及时整改到位。
出医疗事故处理有什么流程 (四)
贡献者回答医疗事故处理流程如下:
上报程序:
医务人员应立即按照规定程序逐级上报,首先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再向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专人汇报。监控部门负责迅速调查核实,并将相关信息报告给医疗机构负责人,同时将情况向病人通报和解释。对于重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应在12小时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资料收集与保管:
为确保事故相关原始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需妥善收集和保管所有资料。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现场实物。紧急情况下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并注明原因。
调查阶段:
由医疗事故鉴定组对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在处理病人死因的特殊情况下,如果死因存在不确定性或患者家属对死因有异议,应在病人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
责任查处与经济补偿: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查处。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医患双方可协商解决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若协商不成,当事人可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流程确保了医疗事故处理的公正、透明及患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感悟,也明白跟医疗事故处理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了,如果需要了解其他的相关信息,请点击云律目网的其他内容。